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4年第9期
编号:12666104
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5例影像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
布氏杆菌病,CT,MRI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、MRI特征性影像改变,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。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确诊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CT、MRI资料。 结果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好发于下腰椎椎体边缘, 常侵犯2~3个椎体, 椎体破坏与骨质增生硬化同时存在, 骨破坏灶小而多发, 周围有明显硬化带, 反应性新生骨内又见新破坏灶, 关节面增生硬化, 椎间盘破坏轻, 少数可见椎旁脓肿, 但无流注现象。 结论 加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CT、MRI特征的认识,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及早确诊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布氏杆菌病;脊柱炎;CT;MRI

    布氏杆菌病(Brucellosis, 简称布病)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具传染性的变态反应性疾病[1]。布氏杆菌侵及脊柱者占20%~40%, 虽然早期X线检查是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, 但有很大限制, 且其重叠影较多, X线不具特征性, CT、MRI检查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, 可弥补其不足[2]。现对吉林省脑科医院近4年诊断的15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及CT、MRI资料进行分析, 探讨其CT、MRI特征性影像改变, 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能力, 减少误诊率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 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~2011年15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中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145 字符